NEWS & POINTS
世界没有那么好,也没有那么坏
来源:智行合微信公众号 | 作者:智行合 | 发布时间: 2022-03-29 | 76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可能反复,但终将去往它应该去的方向。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我们,既要顺势而为,又不能简单地被局势裹挟。让我们看清大势,积累实力,扎扎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。这是战略思维,也是战略定力的表现。

一晃,2022年,一季度过去了。

这个季度,世界有点魔幻。


被铁链锁定的女子,在春节后激起千层浪。

人们的良知,和需要维护的面子,以及背后的各种复杂利益关系,相互纠缠下,让事件休止在第五份通告上。身份披露了,有人被处罚了,公安启动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,是值得肯定的一面。但需要修正的法律呢?需要解除的无效婚姻呢?需要真正获得自由的女子呢?还有很多努力需要做。

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,朋友圈里面的很多法律界人士,体制内的、体制外的,在整个过程中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一种特别的状态:密切关注,但极少发声或绝不发声。这是令人出乎意料,但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的。“为尊者讳,为亲者讳,为贤者讳”,“人有耻而不忍明书”,自古就有。但还是让人隐隐地难受。

但我坚信,人性的光辉始终会推动文明进步,虽然会遇到阻力、甚至在某些范围内出现倒退,这些都阻止不了对剥夺人权的犯罪行为越来越严厉的打击。正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,让“收容遣送”成为历史,他的墓志铭上也铭刻着这样的文字:“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,值得纪念的人:孙志刚”。

个案,能够影响历史。


激起更多浪花的,是俄乌战争,现在还未划上句号。

战争是流血的政治,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,背后是利益格的重组未来的世界史上必然有这场战争的记录,因为这场战争,是世界利益格局重组的一个关键标志。

罗素说:“战争不决定谁对了,只决定谁留下了。” 我们看待俄乌战争,无需争论对错,更重要的是去分析:为什么会出现战争,会带来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是什么?

刚好读了达利欧的新书《原则——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》,也收看了中信出版社组织的他和施一公的对话直播。的确有启发。

达利欧认为,世界进步的轨迹是呈螺旋式上升的,大国的发展总是在和平与战争、繁荣与萧条、统一与分裂的极端状况之间周期性地循环。他把国家兴衰的大周期分为三个阶段,分别是上升阶段、顶部阶段和下跌阶段。

不同的国家兴衰阶段和所处周期是不一样的,此消彼长必然带来斗争。

达利欧将国家之间的斗争分为五种类型:贸易战,这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,斗争的各方通过关税等手段限制进出口,来维护本国利益,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;技术战,也就是在技术上进行竞争,不让国内尖端科学技术外流,保护国家技术方面的安全;地缘政治战,这主要涉及领土争端和国际势力范围的争夺,以及由此引发的摩擦;资本战,也就是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实施经济制裁;军事战,也就是直接的军事冲突。

中国和平很久了,以至于很多人忘记了这个世界从来都不那么平静。中概股暴跌也是其中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大国博弈,你来我往,各有输赢。


值得庆幸的是,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中的一抹亮色。

今年因为疫情多点爆发的原因,各地管控政策趋紧,影响了很多民生活动。很多人也因此对未来的形势抱有非常悲观的态度。有人问:“战争来了,疫情紧张了,航班也掉下来了,世界还会好吗?

危机往往在看起来非常乐观的时候到来,而人们又常常会在悲观的情绪里忽视明显的积极信号。

刚听了肇旭教授香港致富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/紫荆-KELLEY商学院金融硕士授课导师/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业界导师)的讲座,题目是《嘈杂时,我们需要一点安静——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解读》,其中提到很多宏观经济数据:

“2022年1~2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5%,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.2个百分点,比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.4个百分点”;

“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.2%,比2021年12月份加快1.2个百分点,比两年平均增速回落1.8个百分点”;

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,同比增长6.8%,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,比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.8个百分点”;

“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50763亿元,同比增长12.2%,比2021年加快7.3个百分点,比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.3个百分点”;

“货物进出口总额62044亿元,同比增长13.3%。其中出口34716亿元,增长13.6%;进口27328亿元,增长12.9%。进出口贸易顺差7388亿元

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经济的总体表现是不错的。用肇教授的话说,要重新定义疫情情况下的新常态。工业指标的表现有疫情、无疫情差别不大,每个工厂都正常开工,第三产业、建筑业也都正常开工。剔除一部分疫情相关度非常高的生活服务业外,其他产业都基本正常。


肇教授总结,近期宏观政策显示出较多的积极信号。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,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,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。大家普遍关心的房地产、平台经济、资本市场、共同富裕、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政策,都以稳健有效为原则。中国经济韧性强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。

不要光听各种嘈杂的声音,我们要多看数据,讲讲逻辑。


每个具体的个体和企业,还可以做什么?

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如果你遇到了最坏的事情,记得自救、记得呼救、记得只要人还在,总有变好的一天。如果你还有余力,请帮助身边的弱势者,正如朋友圈中有人积极呼吁:帮助周围疫情隔离中不会求助的老人。

企业的做法,华为堪为表率:割舍趋势上不对抗的业务板块,回收现金流、减少支出。同时,在未来更有增长潜力向上加大投入保持积极进攻——这是非常有效的战略性调整,是有舍有取的组织行为以华为在极其艰难的2021年收获了这样的经营成果:销售收入减少28.6%、净利润上升75.9%、经营性现金流增加69.4%;研发投入占全年收入的22.4%,继续为未来蓄力


当然,每个企业积累的能力和面临的形势千差万别。

有的企业主要采取节流的方式来应对可能更严峻的未来:裁员、降薪、退租。

也有的企业在逆势低调扩张,以抢占未来的机会。我身边就有几家:有一家在逆势合并,发展壮大。有一家在积极地异地扩张。还有一家在悄悄地扩招,趁低吸纳业界优秀人才。

企业的应对措施到底更消极,还是更积极,取决于每个企业的组织积累够不够厚实。战略方向清晰、团队凝聚力好、组织能力强,适宜逆势发力;反之,还是保守一点的好。


克劳塞维茨这段名言我很喜欢:“面对战争中的不可预见性,优秀指挥员必备两大要素,这两大要素在和平时期一个也看不出来,但在战争时期是绝对管用。第一,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具有能够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;第二,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的勇气。


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可能反复,但终将去往它应该去的方向。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我们,既要顺势而为,又不能简单地被局势裹挟。

让我们看清大势,积累实力,扎扎实实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这是战略思维,也是战略定力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