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& POINTS
忆蒋勇:他真的以梦为马,燃尽此生
来源:智行合咨询公众号 | 作者:智行合 | 发布时间: 2021-06-27 | 139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我总是忍不住这样想:如果一切可以重来…….
他也许,还会选择——以梦为马,燃尽此生。

收到蒋勇律师辞世的消息,根本不愿意接受,因为不想承认他会离开我们。天堂可能更需要这样充满活力、勇气和智慧的引领者,所以让我们留下这样的遗憾。他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,太多人受过他的启发和关心,他是大家的蒋律师。

微博热搜第一、3亿阅读、420万次的百度热搜、朋友圈刷屏,彰显了他的行业影响力和受尊重的程度。尽管这样的影响力,已经超出他的同事、朋友甚至家人的想象。
但在我眼里,他不是热搜上的一个数字,不是朋友圈里的一张张照片,而是那个时而蹙眉沉思、时而诙谐调侃、时而开怀大笑的蒋勇;是那个一起出席论坛、一起回答问题,一起乘坐红眼航班矮下身跟我拍照、一起工作到深夜还神采奕奕的蒋勇。

他,是那个“不追光,要成为光”的蒋勇,也是我的良师益友。


图片


他不在意热搜,但成为热搜又完全不意外,因为他的性格注定要书写传奇


一个天生“以梦为马”的人


曾经给蒋勇律师做过一个IBM领导力测评,即使在全球领导力样本中,他的6个特质都极为突出:愿景远见、创新意识、竞争导向、活力充沛、注重学习和敢于冒险。还有3个驱动他长期充满动力的因素,分别是:创业、无私奉献和征服不可能

这6个特质和3个驱动因素,让我意识到,他是一个天生“以梦为马”的人,必然选择以燃烧自己的方式,尽最大努力成就事业梦想。


图片


既然不能阻止,那就去支持。当时我给出了一些提醒和建议:
“您个人风格极致的部分通常是优势,但也可能恰好成为管理团队的短板,因此需要有意识地搭配团队。您的助手最好是与自己风格互补的人,而不是趋同的人。在推动创新的同时,要保持必要的稳定感和适度节奏,可以让其他高层配合,合理分工策划。”
为此,蒋勇律师将70多页的领导力报告带在手边,飞机上也时常翻阅,提醒自己调试风格、搭配团队。后来我在一次行业分享上听到他自己戏称:“这份报告,我都翻烂了。”他的自省、迭代能力非常强大,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他为此做出的改变。
20多年来,我见过的企业家、高管不计其数,这样鲜明的领导力特质仍然非常罕见。刚开始结识他的时候,隐有所感,但没有这么清晰。

那是2016年的7月,在武夷山,一个随便一动就大汗淋漓的天气,我的北大EMBA同学许永东大律师邀请我参加一个活动,与十多位律所主任、高级合伙人相聚,讨论律所管理问题。

当时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是VUCA时代(变化多端的、不确定的、复杂的、模糊性的)和克里斯塔森的“颠覆式创新”给法律服务行业带来的影响。当知识民主化后,法务越来越专业,律师的信息差越来越小,话语权从卖方过渡到买方,专业服务机构应该意识到环境的不同,并及早做出应对。

那天在场的人都是业界大咖,在认同趋势的情况下,对如何应对开展了激烈的讨论。他非常兴奋地介绍了无讼的初心和要做的事情,正符合这样的趋势,要让法律人插上科技的翅膀,让判例更容易检索,让不同地域的律师更方便合作,让基础的法律知识和工具触手可及,让律师的工作效率更高、学习成本和合作成本更低。


图片


克里斯塔森强调,有两个趋势对律师行业影响尤为重大:

一个是一些核心的专业工作仍将存在,特别是那些跨行业、跨地域的复杂问题,它们需要特别订制的解决方案。当客户面对“孤注一掷”的战略问题时,他们依旧需要花重金雇佣顶级律所。原因很简单,只有顶级机构的分析结果能让董事会放心。

另一个是真正的颠覆将从小客户开始(包括已经雇佣专业服务机构的客户和那些全新的客户)。这是因为所有行业的颠覆都是从底层市场开始,专业服务机构也不例外。当传统专业服务机构把火力集中在大客户上时,它们的中小公司市场成了不设防的阵地。

现在看来,第一个更像是在说天同,它的愿景是“致力于在复杂商事争议解决领域,成为最可信赖、最受尊重的伟大律所“。天同也是这么做的,它的行业荣誉和客户认可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。

第二个更像是在说无讼,它的愿景是“成为人人信赖的法律伙伴”。它的很多产品都在致力于帮助更多人,无讼APP、无讼学院、无讼案例检索、无讼合作等等,不断打通律师和律师之间、律师和企业之间、律师和其他法律人之间的区隔,让人们更方便地学习法律、运用法律。


天同和无讼,就是蒋勇律师作为法律人的两个梦想,二者既相异,也相通。

二者的背后正是他所期望的法律行业:“一个彼此信任、相互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”。


正如他在2015年7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说:

一个健康的法律职业群体关系,应该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彼此默契和信任基础之上的。如此才能让公众保持对法庭、法律的信任。”

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各个法律职业群体之间的沟通门槛。无边界、透明、开放的互联网精神,将深度影响这个人群,消弭群体之间原本无处不在的鸿沟和偏见。”

“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图景: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同窗同门,从这个地方出发,奔赴的是中国法治这架巨型机器上的不同岗位,扮演流水线上的不通过角色,但共同的目的是推动这架机器不断前进,正义不断实现。这正是我们来到这个法学院最初的梦想,这也是我们将要去向的未来。”

如果这样一个彼此信任、互相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得以实现,即使从这个法学院走出去的人四散天涯,我们也可以说:看,到处都是我们的人。”后面这句话曾经被人曲解,将原文一起放进来,也算是正本清源的一点努力吧。


因为相信,所以看见


追逐梦想的过程不只是热血沸腾,更多是向内探索和默默前行。
在2019年蒋勇律师和我一起进行五城巡讲,向40多家律所/团队分享了律所管理方法和心得。那一次,我亲身体会到他超常的精力和超长的时间投入。每天清晨,他会号召学员们一起到附近跑步;学习过程中,哪怕不是他在讲,也会全程在旁边随时为研讨提供帮助;休息时,他关注每一位学员,回答所有人或因为好奇、或因为敬佩、或因为迷茫,提出的各种问题;深夜,尽管一天的内容已经让所有人精疲力尽,还愿意留下有精力的人深度夜谈,让大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。五城连轴下来,我扛不住了,他可以。
也是在那次巡讲中,他提起了2017年在华润大学雄安校区召开的合伙人战略会议,是天同“第一次接触战略地图、第一次梳理组织、第一次澄清我们想要什么”,解释了天同人的“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”为什么是这样,天同的业务选择为什么这么聚焦,天同的组织机制为什么这么选择。在他心里,律所不应该仅仅是用法律谋生的场所,律师们也不应该是单打独斗,而应该共同创造一个以专业为荣、真正用专业帮助客户创造价值、还能持续保持专业精进的组织。他和同事一起,一直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天同。


图片

图片


战略研讨的场景,到现在还历历在目。在讨论“我们追求什么?”的时候,当时的天同合伙人们,分成不同的小组,但都做出了相似的表达:“伟大、最专业、标杆、客户信赖、同行尊重……”。大家激烈讨论,最终这样描绘了天同的梦想:

图片


使命,是一个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,它体现的是社会价值。
天同将自己的使命,定义在行业高度,“参与打造更加公平正义的法律生态圈”,并不是空谈,而是行动。让更多的非法律人认识法律人,让更多的非律师与律师多一些理解交流,让律师和律师之间多一些交流分享提升行业水准,这些都有利于形成“一个彼此信任、相互尊重的法律职业共同体”。
脱胎于天同的无讼,其使命也定义在行业角度:“让法律更好地服务每个人”,以技术帮助法律惠及更多人,更便捷、更专业、更普惠。
就像他自己说的:“我们免费给大家看干货文章,免费把小院开放出来,把天同的三大诉讼法宝开放出来,免费给大家开发案例检索工具,免费给大家做律师名片,免费拍职业头像照,免费搭建律师合作平台,免费搞一场接一场的知识沙龙……当我们投入一两个亿的资金在行业基础设施上,怎么会没有人念我们的好呢?
 
愿景,是一个组织想要实现的未来目标状态,它体现的是自我期许。
天同的愿景,“致力于在复杂商事争议解决领域,成为最可信赖、最受尊重的伟大律所”,更多落实到战略节奏和目标成果上。在1个机构的时候,专注疑难诉讼,做小而美,案件影响力、案件质量、客户好评、人员效能都达到了领先水平。发展到7个分支机构的时候,增加了破产重整和其他业务,虽然业务领域不同,但内核不变,高标准不变。
 
价值观,是这群人在实现梦想的漫长道路中坚守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行动准则,它帮助我们专注所长、规避诱惑。
天同的价值观“专注、极致、开放、创新”,不仅体现了天同人的共同气质,更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,因为到处都是例子。


:十多年专注高端诉讼,舍弃其他业务;战略扩张后,仍然坚持疑难商事争议解决,只是将范围扩大到全审级和重大破产重整。不为业绩规模盲目扩张业务类型,战略定力极强。在选定的领域做到最好,是天同人最为享受的状态。这恰好是很多律师赞赏又难以做到的。
这样专注的原因,在2015年的每周蒋讲《律师专业化,如何选准市场突破点?》里面有说明:
“我们成立的时候,北京已经有500多家律所了。其实还有一些市场是有巨大潜力,但其他人并不看重,市场中也尚未形成巨头的。这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“利基市场”。
所谓“利基”,是英文“Niche”一词的音译,意为“壁龛”,有拾遗补缺或见缝插针的意思。“利基市场”,也就是指那些被市场中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。
如果企业选准了利基市场,在一个产品或服务领域上集中力量进入,就更有可能成为领先者,甚至建立壁垒,形成由当地市场扩张到全国乃至全球的持久竞争优势。”

      极致对案件一点一滴的细致分析,是天同极致精神的日常。而天同码体现的极致,是七年磨一剑的执著。

判决先例的价值在法律界是达成共识的。梁慧星教授说:无论立法有多完善,法律条文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鸿沟,始终依赖于法官智慧的连接,变动不居的现实面前,法律空白更需要法官创造性地填补。若论中国法律体系,仅看立法,只是远观骨骼,深入案例,方可领略其血肉与脉络。

天同律师陈枝辉七年如一日,不办案,闭关编书,形成对判决先例的分类整理,形成了4200多万字、涉及2万多条裁判规则,约120斤的天同十八部。
2019年底,成书之前,天同发起“挑错字”游戏——那不是普通的“游戏”,先后两轮有奖挑错,天同付出了十八万元之巨。而最后一轮,极至“一字千金”——挑出一处错误奖励人民币一千元。
难怪有法律人说:我会用一生去读它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开放:“让开放成为一种精神,让分享促进行业成长“,开放已经是融在天同人骨子里的一种习惯。天同开放日从2014年开始,就一直在面向律师同行和各界人士,免费而且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递天同的“秘诀”——诉讼可视化、模拟法庭、案例检索等等。这个传统一直坚持到现在,天同已经从北京一地,发展到深圳、沈阳、南京、郑州、重庆、西安、上海等地,各地分所仍在坚持“天同开放日”的传统。天同八地、超百次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畅聊,一次次分享、交流、讨论、反思,共同进步。

       创新:三大诉讼法宝“可视化、案例大数据、模拟法庭” 曾经惊艳很多人,也成为很多同行热衷学习应用的对象,三者对诉讼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。近几年,天同研究院的设立、《法典评注》的参与、最高法院案例、新型行业课题研究等等,都是创新精神的延续。

并不是说,天同是完美的律所。但至少,一家有社会价值追求、有持续成长动力、有高标准严要求的专业服务机构,要好于没有的
幸运的是,这些特质已经逐步从蒋勇律师个人身上,从早期的几位创始合伙人身上,复制到了更多新同事、小伙伴身上,让蒋勇律师的个人追求成为天同人共同的追求。


以梦为马,燃尽此生


在陪伴天同战略落地的过程中,无数次体会到他对梦想的热情和执着。
2017年的雄安会议上,合伙人们讨论三年以后的战略目标,到底定到什么数字。蒋勇律师说:“咱们要干,就干点大的!”那个意气风发的样子,到现在还记得。多年以后,我读到《苏世民:我的经验与教训》,第一条就是:“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。所以要选择一个值得追求的宏伟目标,让回报与你的努力相匹配。”看来,英雄所见略同。


图片


这些年,他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地方律协,几乎飞遍了所有的大中城市,做了100多场青年律师培训;九民纪要全国巡讲28场,小的场二三百人,大的场七八百人;一日三城,还笑眯眯地发朋友圈,说感觉很轻松。好些同事说起跟他一起出差,都一脸无奈。因为他总是在机舱马上关闭的时候才赶到,还非常得意于这样的分秒必争。
有一次,我们在天同的南茶房(现在已经改为办公室了)一起讨论天同的事务到深夜十二点多,结束时与会者都有点疲惫不堪。他送我到门口,说:“莫老师,你们先走,我还有一个无讼的会议要开。”自诩讨论到半夜还眼睛发光、能量满满超出一般人的我,也不得不甘拜下风。此处,心疼蒋律师和他的伙伴们一秒钟。
如此忙碌,他居然还更新了132期每周蒋讲,并集结成册,分别是《律师的成长》、《律所管理》、《法律服务的未来》、《变革的逻辑》。我参加了他的新书发布会,对来参会的每个人,他都能呼名寒暄。后来也特别给我签名留念。

图片


他是一个特别有温度的人,总让人感觉如沐春风。在众多的同行交流时,他也经常能够叫出大部分人的名字,聊起上一次见面的情形。不少人,从工作关系成为他的挚友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好朋友走进天同四合院,他会特别高兴,一样一样介绍院子里的杏树、海棠树、柿子树,说起果实丰收的时候同事们怎么一起分享。还会很自豪地介绍,一只游离在故宫宫墙和天同、无讼院子之间的名叫“大黄”的宫猫。


图片


2020年2月疫情最紧张时期,应他之邀,我参与了无讼晚8点公益活动。因为疫情关系,他派司机接我提前到了现场,安排无讼同事赵润众提示直播技巧,并且全程坐在楼梯口做唯二观众听完了我的演讲。直播效果非常好,有全国各地数万学员来参与和互动,他高兴地跟我说:“莫老师,很不错。”结束后他亲自送我回家,还赠送了一瓶他女儿亲手插的花,在我家茶台上绽放了很久。


图片


还有很多个类似的场景。他在人群里,一定是那个温暖而光芒闪耀的人。

高瓴的张磊在《价值》一书里,就如何判断创业者或企业家是否是投资人要找的人、是否具有伟大格局观,提出了如下标准:“拥有长期主义理念、拥有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力、拥有专注的执行力、拥有超强的同理心”。
这可能正是蒋勇律师,为何能够赢得了如此多的好友认可和如此广泛的业界尊重,更根本的原因吧。



整理这些文字和照片的过程,身心交瘁。结束的时候,天边已经露出佛晓的微光。

多么希望,这还是一个共同奋斗的夜晚,但终于不得不承认,斯人已逝,幽思长存。


正如天同在讣告里中所写:“蒋律师的生命弹簧此刻静止了,但他所拉出的力量继续伴随我们前行。“
值得安慰的是,天同所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继续稳健发展,无讼也在他这几年的努力下实现了远超以往的成绩。他的事业梦想,仍在继续。


图片


我总是忍不住这样想:如果一切可以重来…….
他也许,还会选择——以梦为马,燃尽此生。